特讯直击!免税购物“不欢而散”: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?
导语:近年来,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免税购物逐渐成为人们出境旅游的一大亮点。然而,近期有关免税购物价格虚高、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频发,引发消费者不满。本篇报道将深入调查免税购物背后的真相,并邀请专家为您解读消费者权益如何得到保障。
一、案例回顾:免税购物遭遇“不欢而散”
近日,市民张女士在出国旅游时,选择了一家知名的免税店购物。然而,在结账时,张女士发现实际支付的价格远高于免税前的价格。原来,免税店在商品标价时并未明确标注免税后的价格,导致张女士在购买时并未意识到价格差异。
张女士表示:“我觉得自己被欺骗了,花了冤枉钱。”随后,张女士与免税店工作人员沟通,但对方以“这是行业惯例”为由拒绝退款。无奈之下,张女士只能向消费者协会投诉。
二、专家点评:免税购物价格虚高问题不容忽视
针对张女士的情况,某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表示:“免税店在销售商品时,应明确标注免税后的价格,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。如果存在价格虚高、误导消费者等行为,消费者可以依法维权。”
同时,专家指出,免税购物价格虚高问题并非个例。部分免税店为了追求利润,采取各种手段提高商品售价,损害消费者权益。对此,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免税市场的监管,规范免税店经营行为。
三、消费者权益如何得到保障
-
明码标价:消费者在购物时,应要求免税店明码标价,确保价格透明。
-
保留证据:在购物过程中,消费者应保留好购物凭证、商品标签等证据,以便在维权时使用。
-
依法维权:如果消费者在免税购物过程中遇到问题,可以向消费者协会、工商部门等相关部门投诉,依法维护自身权益。
结语:免税购物本应成为消费者享受优惠、放松心情的场所,但近年来却频现价格虚高、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。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,保障消费者权益,让免税购物真正成为消费者满意的购物体验。
